★
★ ★ ★
★
7 月6日,《广西日报》“乡土八桂”版面报道了我校第11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八桂大地上接力奋斗的感人事迹,标题为《千里书信润心田》。此前,我校研支团也获《广西日报》融媒体、《广西新闻网》等媒体报道。
广西云-广西日报记者 王克础 通讯员 韦宣合
“亲爱的浩学长,展信佳!瑶族祝著节到了,家里做了五色糯米饭,妈妈说清香能飘到山外头呢!你说的那趟开往春天的列车,穿过北国风光时,声音像不像夏天的风吹过山谷?”近日,都安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小罗同学,在收到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浩学长的回信后,高兴提笔分享家乡的生活点滴。
展开剩余73%这封跨越2000公里的书信,是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第三届“跨越山海,书信传情”活动的生动缩影。日前,该校管理学院与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再次启动这项活动,230封饱含学子心声的信件与142张明信片,从群山环绕的都安抵达北京。
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作为“信使”,将一封封承载着关心与鼓励的回信,郑重交到都安孩子手中。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,早已从纸面延伸至脚下。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研究生支教团正用坚实的步伐,将帮扶的根系深深扎进都安的乡土。
支教团走进龙湾乡琴棋村
支教团走进中草药种植园
支教团走进食用菌基地
支教团走进瑶山牛产业示范点
带着对乡村发展的关切,支教团走进龙湾乡琴棋村。在葱郁的中草药种植园、繁忙的食用菌基地、壮实的瑶山牛产业示范点旁,他们与农户并肩交流,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,记录下产业发展的点滴思考,感受着这片土地上乡村全面振兴最真实的温度。
都安的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,不仅体现在中草药、食用菌和瑶山牛等特色产业上,还体现在当地政府对生态保护的重视。近年来,都安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,鼓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,推广绿色生产方式,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。
支教团与农户交流学习
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其中,他们走进田间地头,与农户交流产业发展经验,记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,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。
绘雷锋合照
帮扶的落脚点,最终回归到教育本身。
在都安职业教育中心,支教团的志愿者不仅传授专业知识,还将生态理念融入课堂。他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,向同学们讲解生态农业的重要性,鼓励他们成为生态保护的践行者。支教团成员表示,教育帮扶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生态理念的播种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为瑶乡学子铺就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。
如今,“跨越山海”的故事还在继续。
发布于:北京市铁牛配资-按天配资平台-专业配资服务-在线配资开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