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金军攻城与宋军防守的开端
靖康元年(1126年)冬月二十七日,女真东路军开始对汴京展开猛烈的攻势。几日后,闰十一月初二,金军东西两路同时围攻汴京,目标明确,决心摧毁这座北宋的政治和军事重心。接下来的日子,汴京陷入了战火,金军全力进攻,而宋钦宗则不断亲临前线,慰问将士,鼓舞士气。
闰十一月初二,金军首先发动了对善利门的攻击,却被宋军成功击退。接下来的几天,闰十一月初三至初六,金军的攻击不断延续,涵盖了善利门、通津门及宣化门等多个防线,但这些地方都坚守住了。金军的攻势主要集中在汴京的东面和南面城墙上,这与他们驻扎的方位息息相关:东路军在汴京东北的刘家寺,西路军则驻扎在南面的青城。
最关键的进攻方向是汴京的东南水门,这里是漕运的要道,也是城防的薄弱环节。水门一旦丧失控制,汴京的防线便会受到致命威胁。女真军深知此点,攻势愈加猛烈,直接威胁到北宋的命脉。
展开剩余82%二、金军炮火和攻城器械的威胁
闰十一月初七至初八,金军开始安装数百架大炮,对汴京展开猛烈轰击。这些大炮原本是宋朝预备在阅兵时使用的,如今成了金军的致命武器。接下来的几天,闰十一月初九,金军不但继续攻击善利门和通津门,还同步开展了攻城工程,包括用木筏、树枝和泥土填平护城河,并着手制造火梯、鹅车、编桥等攻城器具。这些器械来自金军在太原攻城时的经验,显示了女真军队在战争中逐步学会了如何更加有效地攻城。
闰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三日,宋钦宗亲自登上城墙慰问宋军,将士们在他亲临鼓励下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,甚至在部分时候主动出城发动突袭。与此同时,钦宗下令从艮岳采集石材,以应对炮弹的不足。然而,在这段时间里,金军的攻势愈加加强,尤其是在攻城器械方面,其制作工艺越来越精良,攻城技巧也更加娴熟。
三、皇帝与庙堂的无决心
然而,从整体局势来看,汴京的防守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决心。虽然钦宗和士兵们在城墙上激烈反抗,但宋朝的高层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拼死一战,皇帝和庙堂似乎都在犹豫不决。宋军的士兵心里充满了疑虑,担心自己的死战并非为了国家,而是为那些早已向金人割地的高层们的利益卖命。实际上,在第二次汴京保卫战爆发前,北宋已经悄然同意割让河东和河北的部分土地给金朝,不论汴京是否能守住,宋金之间已就战后领土问题达成了协议。
这场战斗的真正原因,是双方在谈判方式上的僵持。金军曾要求宋钦宗出城谈判,但钦宗死活不敢出城。即便金军后续同意由宰相和亲王出城进行谈判,但北宋依旧无法达成共识,亲王不能出,宰相也不敢去。
四、使者的往来与将士的困境
在闰十一月十五日至十八日之间,金军的攻势愈加猛烈,但双方使者的往来却不断。这种情况显得极为矛盾。宋朝为何在死守汴京的同时,还要派遣使者往返与金军进行谈判呢?两封由太学生丁特起和统制官姚友仲上书催促皇帝及庙堂早做决定,但却石沉大海,皇帝没有回应,庙堂也无动于衷,守城的士兵只能继续蒙混度日。
到了闰十一月十九日,枢密曹辅和尚书左丞冯澥出使金营,实则是去投降。守城的宋军因此陷入更深的迷茫,而金军的攻势也逐渐增强。金军的几百座大炮几乎不间断地向汴京城内倾泻炮弹,压力越来越大。
五、金军的攻势与宋军的抵抗
闰十一月二十日,金军攻破了宣化门,并试图登上城墙。幸运的是,金军的后续部队未能及时赶到,宋军最终将其击溃。接下来的几天里,宋军继续主动出城进行突袭,试图削弱金军的攻势。然而,金军的攻城手段逐渐增多,火梯、云梯、编桥等攻城器械密集出现,威胁到汴京的防线。火梯用来烧毁城上的楼橹,而云梯和编桥则用来运送士兵。尽管汴京城上的大炮如雨点般射出,但金军也有了自己的“特洛伊木马”——鹅车。这些鹅车比城墙还要高,一旦成功跨过护城河,士兵便可从鹅车上快速冲上城墙。
然而,宋朝的庙堂和军事指挥层依然无法有效应对。即便汴京守将再如何努力,最终还是被腐朽的政府拖累。
六、郭京的奇兵与汴京的陷落
闰十一月二十五日,金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,汴京城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。此时,宋钦宗和庙堂终于决定使出最后的手段:由道士郭京召集的一万二千“奇兵”——号称能够施法生擒金军元帅。郭京的“奇兵”部队被安排去与金军决一死战,并且郭京亲自坐镇城头,指挥“奇兵”从宣化门发起冲锋。
然而,郭京的“奇兵”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。在出城后,他们很快便被金军骑兵围攻、击溃,最终被迫撤退。令人悲哀的是,郭京甚至带领自己的部队逃离了汴京。与此同时,汴京内城的守军彻底崩溃,金军开始从多条路线涌入城内,控制了外围的外城,并迅速将守城的宋军压制。
七、汴京陷落与北宋的命运
随着汴京外城的沦陷,内城虽然依然在北宋的掌控下,但守军的士气彻底瓦解。此时的北宋,面临的是自家军队的溃散,而非金军的威胁。守城的宋军开始自行抢掠,甚至在城内发动了抢劫,逐渐将整个城市陷入混乱。随着汴京的外城被占领,内城的治安也落入了金军的手中。最终,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,汴京彻底沦陷。
汴京的破城,不仅是北宋的灭顶之灾,也为金朝提供了敲诈北宋百姓的机会。对于汴京的百姓来说,这场灾难可能并不是最坏的结局——如果还是赵家和北宋庙堂掌权,汴京的未来恐怕还会承受更多的掠夺和压榨。
发布于:天津市铁牛配资-按天配资平台-专业配资服务-在线配资开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